2014年7月27日 星期日

橫七古道、繞絲溪 2014

本星期的天氣預報又是酷熱和有驟雨, 眼見近來的天氣忽晴忽雨, 還是選擇容易處理的路線行山好了。想到也有好幾年沒有到過繞絲溪, 於是就擬定本星期的行山路線是走橫七古道往繞絲溪, 然後再下新娘潭。

早上九時正在粉嶺站集合, 在八時左右就開始下著傾盆大雨, 幸好我早有準備今天是下雨天, 所以就是真的下雨也可以照常行山。到了八時四十分亞冼到來時, 大家見到他早已為背囊加上防水冚, 都即時說等一會就沒有雨的了。九時正見到亞戴和世侄一同到來, 世侄原來已經完成學業, 真是時光飛逝, 轉眼又幾年了。


大隊出發時, 果然又是陽光普照, 藍天白雲重現, 有亞冼這位指路明燈出場, 梅菲定律的準確度真是唔到你唔服。由於我們大隊人馬合共十五人, 於是一輛小巴包車直往南涌。到達南涌後先到天后廟上香, 然後再拍攝起步大合照留念。



由南涌往橫七古道, 只是走一大段馬路, 過了水壩後, 路就轉上山, 原本想順路往石板潭參觀壺穴的, 但是早上下過雨, 石澗肯定非常濕滑, 於是就取消了這個環節, 直往尤德亭欣賞風景算了。


沿馬路上登, 竟然沒有涼風, 真是走到身水身汗了。徐生亞冼等快馬快放上登, 很快就不見影了。亞蘇區兄等當然又是大墮後了。不過世侄雖然久疏戰陣, 仍然可以跟貼我們的隊頭位置的步伐, 果然是後生可畏。


幸好這段非常悶熱的上山路段也有一處很好的水源位置, 大家可以享用清涼的山水洗洗臉降溫, 然後再繼續行程。路過橋山橋時, 見到橋下石澗水勢浩大, 流水聲在山谷中泛起陣陣迴響, 相信今天早上的一場大雨, 正為山澗添加了不少的水量呢!




越過橋山橋後, 就回復走山間小路, 先上登一小段梯級路上山崗頂, 便有小路接入尤德亭, 這裡是欣賞鹿頸一帶景色的最佳位置, 亦是我們走橫七古道必到的休息位置。亞冼等快馬早已到達尤德亭, 並且已經在享受陣陣涼風和嘆著茶來等候我們到來, 當所有隊友到齊後, 大家各自休息欣賞風景, 想不到今天竟然沒有其他行山人士到來, 我們可以獨佔尤德亭享用, 一邊享受陣陣涼風, 一邊可以欣賞山下美麗的景色, 幾乎不願離去呢!





再起步前行, 就是進入橫七古道, 首先上登一段石砌古道進入上、下七木橋村, 沒想到村落已經荒廢了幾十年, 政務署仍然在村口新裝了一座告示牌, 未知日後張貼的告示有沒有村民會回來看了, 但政府就起碼覺得自己已盡了責任通知村民了。



越過七木橋村後, 路段進入開揚的平緩路段, 大家可以快速前進, 大隊自然又分開前後兩截, 因為對講機的接收範圍很清晰, 所以讓隊頭隊尾分開遠一些也沒有問題。不過中途有一處分岔路是往烏蛟騰的, 我恐怕隊尾會走錯路, 特別用對講機通知他們要跟新娘潭的指路牌方向走。沒想到不多久就收到隊尾用對講機查詢是否在分岔路上山走左邊的路, 我回答說不對, 是要走右邊的平緩山路才對。想不到這條橫七古道我們過往都走過好幾次了, 但是大家仍然不能認路, 幸好我們配備的對講機可以接收十公里的範圍, 否則就容易出現走錯路的情況了。



由於今天天氣太熱了, 我特別選擇有水源有樹蔭的路線行山, 這段橫七古道如果走足全程, 到達橫山腳村之後的路段就沒有理想的水源地休息, 所以最好就是在中段的分岔路轉走左邊往新娘潭的山路, 因為下走一小段山坡後, 就有一處有涼風, 有樹蔭, 又有水源的位置可以休息, 大家到達這處無敵休息位置時, 都讚嘆這裡真是休息的絕佳位置, 於是就各自佔據有利位置享受涼風, 並享用清涼無比的山溪水洗臉降溫, 然後再吃點東西補充體力。




小休後再起步前行, 就是一段容易走的山谷平緩路段, 山谷對面就是八仙嶺, 一片翠綠的山脈在眼前, 谷底就是橫涌石澗的上源, 景色十分美麗, 令人不由自主的要放慢腳步欣賞一番。



欣賞完山谷美景後, 山路轉向左邊往下走, 這段路已經修築成為石級路, 非常好走的, 大家快步下走, 幾分鐘就到達山坡平緩的地帶, 這裡有座風水名穴喝象名為「倒插金簪」, 我們路過自然要順道參觀, 不過附近有另一座更著名的風水穴「寒獺游河」就始終未找到, 希望日後到來這一帶行山時再看看有沒有緣份找到吧。



接上下新娘潭的路口時, 我先往右走前往繞絲溪小休, 沒想到今天繞絲溪會如此熱鬧, 處處都是人頭湧湧的, 有些行山人士更帶備泳衣到來浸水, 在大熱天時在清涼的山溪浸浴, 當然是一大享受, 不過我們就沒有這些雅興了, 所以只是到來欣賞繞絲溪的清幽, 與享受陣陣涼風而矣。





在繞絲溪小休時, 我就要決定是否要走橫涌石澗下新娘潭。但見到前方天際有一片雨雲在積聚, 未知會否下雨, 而且見到平日水勢柔弱的繞絲溪今天水勢也較大, 那麼橫涌石澗的水位也較高了, 於是就打消了走橫涌石澗的念頭, 按照原定路線走自然教育徑下新娘潭。


由於隊友們在繞絲溪休息到不願離去, 要我多番催促才願動身, 在離去前當然要拍攝大合照留念, 然後再沿自然教育徑下山, 不用半小時便到達新娘潭巴士站, 一同坐車往大埔墟嘆下午茶, 飽餐一頓然後各自歸家去也。





 

2014年7月20日 星期日

再探梅花古道、茂草岩

本星期是有颱風警報, 三號風球掛了兩天, 然後再看星期日的天氣預告是下雨天, 所謂打風不成三日雨, 因此計劃行山路線時都是考慮安全第一了。於是就選擇走梅花古道, 再上觀音山, 然後下博康。

星期日早上已經下了一場大雨, 然後又見藍天白雲。九時正在大水坑站集合, 最先到來的就是亞冼, 由於他是梅菲定律驗算準確度的指路明燈, 所以我特別留意他今天的裝備, 見到他早已為背囊蓋上防水雨冚, 於是我就很放心今天是不會下雨的了。


大隊準時出發, 首先取道富鞍花園往梅子林, 這段馬路是暗斜往上走的, 在大熱天時下行走, 足以令人身水身汗了。由於早上曾經下雨, 所以路旁有些山水泉眼出現, 正好讓我們享用清涼的山水洗臉降溫。


到達梅子林後, 先拍攝大合照留念, 然後就起步入村。由於土地有價, 梅子林村的範圍在幾年前被人用鐵絲網圍封起來, 不能直接走昔日村前的私家路小徑, 要沿水壩山溪旁邊的新建水泥路繞圈而行。但今天到來, 又見到鐵絲網被人打開了個缺口, 於是我們就在這缺口進入, 走昔日那條小徑到村尾那邊上山, 然後接上梅花古道往花心坑方向進發。




這段梅花古道是石砌山路, 由於早上下過雨, 令到路上的青苔有點濕滑, 我們對這點濕滑就可以應付自如的, 所以仍然是快速前行, 不過很快就遇到一處石澗口, 澗水幾乎浸過石面了, 令到青苔更為濕滑, 但只要稍為協助隊中兩位女士, 大隊就很順利便越過澗口繼續前行了。



這段古道是在密林中上登女婆坳的, 由於欠缺涼風, 而且又是上山路段, 所以大家都走到大汗淋漓, 到達第二處石澗時, 也不得不停下來回一回氣, 讓隊友們再享用清澈的山水洗臉降溫。不過, 這是最後一處石澗了, 前面上女婆坳的路段是沒有水源地的了。



再起步前行, 都是在密林中穿梭上登, 亞冼徐生等快馬愈走愈遠了, 於是我就用對講機叫他到達女婆坳要停下來等候, 我就留在中檔位置前進, 確保對講機可以與隊尾保持聯絡。到達女婆坳時, 見到涼風陣陣吹來, 令人舒服無比, 見到亞冼等已經在風口位置嘆茶了, 似乎很享受這裡的涼風。於是我用對講機鼓勵隊尾的隊友們加把勁, 捱多幾步上到坳頂便可以小休了。



在女婆坳小休時, 大家都說這段路好走, 有水源又有樹蔭, 而且坳頂又有涼風位置可以休息, 我說可惜這段古道短了一些, 只是一小時的路程便走完。小休完畢後便起程下走花心坑, 山路是向下走的, 穿越一段野草較茂的泥路後, 便接上一段由區議會修建的石級路直下花心坑, 大家先到涼亭小休片刻, 由於涼亭旁邊就有一條清澈的山溪, 大家都忍不住要跑到溪邊享用清涼的山水洗臉降溫, 然後再到涼亭嘆杯茶, 充分享受這段輕鬆易走的旅程。






再起步前行, 是沿馬路往觀音山村, 路線要這樣安排是因為考慮下雨天的因素, 不過現在是陽光普照, 天上是藍天白雲, 再加上梅菲定律指路明燈亞冼的表現就說明是不會下雨的, 如果走馬路上觀音山村就太沒意思了, 於是我當機立斷, 即時決定改走山路上石芽背, 再由石芽背下茂草岩, 然後再往觀音山村。



這段石芽背的山路也不難走的, 大家以往都走過幾次了, 雖然上登的路段較長, 但沿途都有樹蔭的, 而且坡度也不陡峭, 只要慢慢上登, 完全是沒有難度的。亞冼等快馬當然是一開始就快速上登, 於是我就用對講機叫他上到晨運人士取山泉水的位置等候。



由於這段石芽背山路要上登很長的路段, 亞蘇等隊尾中堅分子是要慢一點上登的, 所以我在中途的涼風位置停下來等候, 讓他們可以回一回氣再上登。到達水源位置時, 見到有些專程到來取水的人士, 亦有三數位行山人士在取水洗臉降溫, 惟是不見亞冼等快馬, 用對講機問他們的位置, 原來他們已經到達黃牛坳, 正在享受陣陣的涼風。


在水泉位置洗手洗臉降溫後, 立即快速上登黃牛坳, 這段路大致上是平緩易走的, 到達黃牛坳時, 果然是涼風陣陣的, 大家各自找尋理想位置休息, 我告訴大家今天要上登的路段已經完成, 稍後往茂草岩的路段就是往下走的, 大家聽罷後就放心盡情休息。



再起步前行, 就是接上麥徑向基維爾方向走, 大約十五分鐘便到達往茂草岩的路口。這段路也是一段古道, 不過路段較少人走, 所以野草亦較密, 但是也不難走的。



由於早上曾經下過雨, 所以下山路段就較為濕滑, 到達山腳就是茂草岩村的位置, 山邊就是一遍荒廢了的羌花田, 野草叢生的幾乎連路都被掩蓋了, 穿越荒田後到達寧靜的茂草岩村, 大家走到村中煮盤菜的灶頭位置休息, 這裡有檯有凳, 而且涼風陣陣, 又有水喉可以洗手洗臉, 實在是休息的理想位置, 所以大家也不客氣了, 各自佔據有利位置休息, 並吃點東西補充體力。




在休息期間, 有一位村民大嬸到來跟我們閒談, 我知道茂草岩村的村民在十多年前仍然有自己採茶和炒製茶葉的, 於是我問大嬸現在還有沒有自己炒製茶葉, 想不到大嬸說仍然有, 不過只在三月份才有採茶和炒茶, 她還告訴我要到百花林那邊採茶, 回來後再炒製茶葉自用, 相信這裡是全港唯一有自己採茶和炒茶的地方, 不過也會很快就失傳的了, 因為年青的一代不願意傳承下去。


休息完畢後, 先拍攝大合照留念, 然後取道往芙蓉泌的路段往觀音山村, 這段路是一段水泥路徑, 沿途有樹蔭, 非常好走的, 徐生說這段路可以用「曲徑通幽」四字來形容, 我覺得也是很貼切, 也不可能找到其他更合適的形容詞來形容了。





山路走到底是一處小橋, 然後就進入一處平緩的谷地, 那就是觀音山村背後的耕地, 不過農田已經荒廢多時了。到達觀音山村時, 隊友們先到洗手間方便, 然後就沿馬路下山向沙田小瀝源進發, 由於烈日當空, 雖然是向下走的路段, 但仍然是走到大汗淋漓的。幸好途中又有水源位置可以取水洗臉降溫, 我們亦順便取一樽清澈的山泉水回家泡茶了。






馬路走到尾段就是大老山隧道的入口, 雖然是有巴士站可以乘車歸家, 不過大家意猶未盡, 於是再多走一段路往第一城的商場嘆下午茶, 飽餐一頓然後才散隊各自歸家去也。